第18课科技文化收获
1、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原子弹:______________年十月16日,国内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导弹:______________年,国内首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氢弹:______________年,国内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年,国内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代表人物:钱学森、______________。
历史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很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升了国内的国际地位。
2.航天技术
1999年11月,________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
2003年十月,航天员_____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国内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_______个学会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了太空行走。
易混易错
国内是第一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提示:1970年,国内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人物 | 袁隆平,国内第一个特等创造奖的获得者,被叫做“______________” |
收获 | 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______________ |
影响 |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进步中国家______________问题的策略手段 |
2.青蒿素
创造:20世纪70年代,______________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可以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用途: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来源:学科网]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______________奖。
【问题考虑】
1.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巨大科技收获是什么原因及启示是什么?
缘由:国家的独立;党和政府的看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可以富民强国。国内要大力进步科技,增强综合国力。作为新时期的初中生,大家应该认真学习,注意培养我们的革新精神,为以后的科技革新打下基础。
2.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一同的出色品质是什么?
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高尚情操;刻苦钻研、不断革新的科学精神;坚持科研面向生产生活、关注国计民生的民本精神。
3、文化事业的进步
1.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实行“双百”方针,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2.主要作品
改革开放前的作品
①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②话剧:《茶楼》。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_____________》。④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
改革开放后的作品
①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②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③电影:《大决战》。④大型舞剧:《______________》。
3.主要代表:2012年,______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概括】
1.1964年的秋季,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核垄断与核讹诈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来源:学科网]
B.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近程导弹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2.“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有
A.杨利伟、钱学森 B.邓稼先、钱学森[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C.翟志刚、杨利伟 D.邓稼先、袁隆平
3.目前大家所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A.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核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4.下图中飞船的成功发射
A.达成了国内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梦想
B.标志着国内开始学会了飞船发射技术
C.标志着国内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
D.使国内成为第一个送人上太空的国家
5.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2018年获得重大突破。他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的收获是
A.成功引进占城稻
B.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开创治疗疟疾的新办法
6.“我不在家,就在咖啡店;不在咖啡店,就在去咖啡店的路上。”这句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名言,叫人感觉到文字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地再现了著名科学家________的科学品格。
A.钱学森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7.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最杰出的收获是
A.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找到想法
B.发现了可以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C.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
D.为医学事业做出特别贡献
8.诺贝尔奖每年授与“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是
A.屠呦呦 B.莫言
C.袁隆平 D.邓稼先
9.中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A.三大改造期间 B.抗美援朝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来
[来源:学base64,/9j/4AAQSkZJRgABAQEAYABgAAD/2wBDAA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H/2wBD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EBAQH/wAARCAADA人工智能DASIAAhEBAxEB/8QAHwAAAQUBAQEBAQEAAAAAAAAAAAECAwQFBgcICQoL/8QAtRAAAgEDAwIEAwUFBAQAAAF9AQIDAAQRBRIhMUEGE1FhByJxFDKBkaEII0KxwRVS0fAkM2JyggkKFhcYGRolJicoKSo0NTY3ODk6Q0RFRkdISUpTVFVWV1hZWmNkZWZnaGlqc3R1dnd4eXqDhIWGh4iJipKTlJWWl5iZmqKjpKWmp6ipqrKztLW2t7i5usLDxMXGx8jJytLT1NXW19jZ2uHi4+Tl5ufo6erx8vP09fb3+Pn6/8QAHwEAAwEBAQEBAQEBAQAAAAAAAAECAwQFBgcICQoL/8QAtREAAgECBAQDBAcFBAQAAQJ3AAECAxEEBSExBhJBUQdhcRMiMoEIFEKRobHBCSMzUvAVYnLRChYkNOEl8RcYGRomJygpKjU2Nzg5OkNERUZHSElKU1RVVldYWVpjZGVmZ2hpanN0dXZ3eHl6goOEhYaHiImKkpOUlZaXmJmaoqOkpaanqKmqsrO0tba3uLm6wsPExcbHyMnK0tPU1dbX2Nna4uPk5ebn6Onq8vP09fb3+Pn6/9oADAMBA人工智能RAxEAPwD+7NvhP8P2Zmbw+pZiWY/2nrPJJyT/AMhHuTRRRX55/wAQj8Kv+jacBf8AiI5D/wDMJ6v9u53/ANDjNf8Aw443/wCaT//Z" /> B.神舟五号飞船
C.神舟七号飞船 D.东方红一号卫星
11.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发射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②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③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12.2019年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授与中国“墨子号”卫星科研团队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量子通信不只可应用于百姓平时通信,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范围,必然对产业界和科技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这表明国内
A.已经达成科技强国
B.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第一
C.科研成就得到了世界认同
D.高等教育形成相当规模
13.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与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袁隆平获得的称号是
A.海洋维权的模范
B.中医药科技革新的出色代表
C.勉励年轻人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D.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
14.“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含敬业、精益、专注、革新等方面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出现很多具备“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是
①邓稼先②袁隆平③屠呦呦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15.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研究与进步杂交水稻的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使国内杂交水稻研究一直居世界领先水平;2018年11月18日,袁隆平获将来科学大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与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袁隆平是一位真的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备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不过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成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叫人离得远远的饥饿。
屠呦呦:1930年12月出生于浙江
宁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当地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十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2月14日,荣获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6年4月21日,入选《年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7年1月2日,被授与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这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初次授与女人科学家。2019年1月14日,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6月,屠呦呦与团队成员历经多年攻坚,在“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上获得新突破,并提出合理应付策略。
结合所学常识,识读材料后回答:袁隆平有什么重大历史贡献?你从他的事迹中,可以学习到什么精神来付诸自己以后的生活中?
①杂交水稻为解决国内人口吃饭问题、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②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要紧贡献。爱国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等。
结合所学常识,识读材料后回答:屠呦呦的重大历史贡献是什么?你从她的事迹中,可以学习到什么宝贵的品质来付诸自己以后的生活之中?
①屠呦呦团队发现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办法;②青蒿素对疟疾治愈率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
素养解析
历史讲解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剖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办法。下题以“两弹一星”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讲解的能力。
16.某中学初二拓展“两弹一星”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剧情回顾】
本片以翔实而不为人知的史料,全方位地记述了中国“两弹一星”创业人士这一庞大群体的英雄营业额,以生动的镜头、感人的故事,展示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壮国内威,壮我军威。
原子弹是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国内是喜好和平的国家,为何还要研制原子弹?
帝国主义国家借助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喜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源于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探究学习】
在探究中,同学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国内“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具备重大意义。请你选择其中一项收获结合所学常识说一说。
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赖我们的力量学会了核技术,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学会了空间技术,中国在空间技术范围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展示推荐】
探究后,你筹备通过什么方法展示同学们的探究成就?
手抄报、多媒体、图片介绍、自由解说、主题演讲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