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人世难逢开口笑 忧患意识值千金
现在的中国社会,其主流环境变成了无处不在的中国崛起。这种乐观,固然有其好处,但也容易使大家忽视自己所面临的真的问题,甚至高估自己适应重大挑战的能力。事实上,中国十几年来的崛起,固然有中国自己的原因,但更得益于时势,甚至是运势原因。有时候,必须要牢记托克维尔对7月王朝之不幸所得的教训:“王亲们一直将幸运视为天分,把逃脱当做成功,并对重大问题嗤之以鼻,因此当真的的灾难即将来临之时,他们总是毫无提防且一触即溃。”所以,悲观时大家不必自轻自贱,乐观时也不可忘乎所以。今天的中国人同样这样,不然真的的危险一旦即将来临,则悔之晚矣。
【核心素材】
新冠: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
2019年12月26日上午,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在专家门诊时,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一老两个口。两位老人因发烧、咳嗽就诊,拍出来的乳房CT片,却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张继先让老两个口叫来其儿子做检查,儿子没任何症状,但CT显示肺上也有特殊表现。同日,还有一位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存在同样的发烧、咳嗽和肺部表现。张继先凭借对传染病疫情的高度敏锐,给这类患者做了多项流感有关检查,结果全部呈阴性,从而排除去流感。27日,她准时把四人的状况向医院领导汇报,医院飞速上报江汉区疾控中心。28日、29日,门诊又陆续收治3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患者,前后7个患者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张继先立即向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报告,并建议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之后,医院、疾控中心联动反应,时尚病学调查随之启动。
刚开始,武汉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这种疾病称为“不明缘由肺炎”,多数新闻常见使用此称呼。2020年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这种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种病毒正式命名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缩写为“COVID-19”,字面含义为“2019冠状病毒疾病”。同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引发病症的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缩写为SARS-CoV-2,字面含义为“紧急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即“SARS冠状病毒2型”。
截至2020年2月16日0时,全国确诊新冠累计68584例,当日新增2009例;治愈9425人,当日出院1324人;死亡1666人,当日死亡142人。
多维解析
1.增强忧患意识,从容应付灾难。
玛雅人预言过去预言地球将在公元二○一二年12月22日彻底毁灭,虽然这个预言已经不攻自破,但玛雅人灾难意识还是值得一定的。世界末日诚然是耸人听闻,但人类应当有清醒的忧患意识。新冠不是世界末日,但大家从中领悟到忧患意识的要紧,只有拥有了充分的忧患意识,大家才能从容地应付灾难。
2.批判天人对立,主张天人和谐。
新冠对人类的伤害再一次告诫大家:人类需要敬畏自然,与天为敌,势必要遭到天的惩罚。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两者的排斥对立,即使是皇帝也只敢称自己为“天子”,而没必须要战胜老天爷的胆量。可大家过去高唱过人定胜天的口号,这固然颇为豪迈,但却有的狂妄。
3.强化规律意识,抵制任性行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涂抹的泥巴,它有其自己的法规,大家只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合理借助大自然,让其为人类造福,而不可以将人类我们的意志强加给自然,任意妄为。
4.树立长远观念,着眼子孙后代。
鲁迅在《拿来主义》里告诫大家:几百年之后,大家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大家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为了子孙后代,大家不可以竭泽而渔,而需要树立长远观念,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5.身处绝境而不绝望
尼采曾说:“吃苦的人,没悲观的权力。”身陷绝境的人也没绝望的权力,正如地震时没喊晕的权力,战场上没怕死的权力一样,身处绝境而不绝望,才大概脱离困境。再者,身陷绝境而惊恐绝望只能徒增痛苦,无补于事。最可怕的结局无非是死,生命的即将来临本来就是一个偶然,在生命的行程中时刻都会遭遇偶发事件,大家只能同意,别无选择。与其绝望地死,不如从容地走,以维持生命的尊严。
6.像明天就死那样去生活
世界末日未必就会到来,地球灾难却时有发生。生命是脆弱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形如蝼蚁,大家没办法需要老天顺从人意,只能选择我们的生活态度。海伦·凯勒告诫大家,要像明天就死去那样去生活。大家有幸即将来临到这个世界,有幸成为爸爸妈妈的儿女,成为同学、朋友和同事,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大家要爱家人,爱自己,爱朋友,爱周围的每一个人,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勤奋工作,与人为善,尽可能让生命多一份厚重,少一些遗憾。
7.靠团队精神应付天灾
一个人再伟大,也不能离开团体;一个人的智慧再卓越,也不可以成为神而脱离众人。刘邦靠团队收获了帝业,而英勇盖世的项羽自刎于乌江。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威胁着人类的存活,在这类威胁面前,一个人、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全人类团结在一块,互合适合,互相协作,才能产生不可思议__________力量。
8.天灾无情 大爱永恒
是的,大家之间平常存在着争吵,大家之间不时会起摩擦,大家之间也有着不可防止的代沟,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之间没深爱。恰恰相反,争吵、摩擦、代沟正是大家之间爱的另一种表现,当大家成为陌生人的时候,当然就没这类矛盾了。由于大家有深爱,所以大家宁愿同遭霉运,也不想丢下哪一个亲人而一个人“逍遥”。这就是人,这就是人类,这就是人类伟大的爱!
【时评选段】
“野味”己敲响人类健康的警钟
进步到这样地步,叫人无比痛心,某些人管不住我们的嘴,对野味的痴迷和贪婪,酿下了这样大的恶果,让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现在还没看到恶果的下限。不了解那些爱吃、经营、捕捉野味的人,此时此刻有没遭到触动,良心是否会痛,心灵是否会忏悔?
对这一次叫人们色变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网民建议可以将它命名为“野味病毒肺炎”,以这种固化的标签叫人类长记性,让那些不见棺材不掉泪的野味喜好者们有一点儿敬畏,也防止社会在好了伤疤之后飞速忘了疼。
这是一个好建议。易于健忘的大家,确实需要这种如影随形的提醒。不少人肯定还记得当年非典发生的时候,也形成过一波对滥杀滥吃野味的深思潮。当时的深思不可谓不深刻,行动不可谓不坚决,发了紧急公告,拓展了执法行动,进行了联合检查。可那阵风过后,野味被禁住了吗?一些饕餮之徒的嘴被管住了吗?从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现和蔓延来看,并没。历程过17年前非典的钟南山院士痛心地说:武汉当地的海鲜市场,事实上买卖的不仅仅是海鲜,而是有相当多的“野味”。
选自“央视快评”,题目为编者所加)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彰显医者本色
面对势不可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一位医护职员在志愿申请书上写道:“如有需要,我自愿报名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类天,不少医护工作者奋战在疫情的第一线。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危难面前挺身而出,誓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彰显了医者的职责和本色。从一线参与救治的医护职员,到参与决策的高级专家,医者既需要专业的医疗常识,更需要无畏的职业操守。大灾面前见本色,重点时候看品格。在这场人与病毒的战斗中,医护职员用我们的实质行动践行了医学誓词。
《医学日内瓦宣言》说:“我将用我的良心和尊严来行使我的职业。我的患者的健康将是我第一考虑的。”国内《医学生誓词》说:“我决心全力以赴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每一个年代都有不一样的英雄,此时此刻,在抗击新型肺炎前线迎难而上、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就是最叫人感动、最值得敬仰的英雄。
(来源:北京年轻人报 作者:徐刚)
【素材拓展】
联合国警告:新冠未去,蝗灾又至!
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全球进行了预警,称期望全球高度戒备目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预防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据报道,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三国的蝗虫,数目在一年半内增加了6400万倍,目前已达到3600亿只。在肯尼亚东北部,仅仅一个蝗虫群就长60公里,宽40公里,形同天降暴雪。这铺天盖地而来的3600亿只蝗虫,正疯狂地吞噬东非的农作物,所到之处,片草不留。它们像乌云一样成群结队,天天飞行90英里以上,吃光了沿途数千英里的作物。
从FAO统计数据看,此次蝗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是东非区域25年之最,是肯尼亚70年之最。更可怕的是,依据FAO警告,假如6月旱季前得不到控制,蝗虫数目可能增加500倍,也就是180万亿只。东非人民本就粮食匮乏,蝗灾让上千万人将面临粮食危机,这类可怜的大家将无所果腹,流离失所!更麻烦的是,这一场灾难正在蔓延,蝗灾正从非洲,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现在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说仅近在咫尺。
索马里、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已经由于非洲蝗灾,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况,以战争模式来对抗蝗虫。 2020年1月底,巴基斯坦启动了紧急响应,以战争态势来对抗蝗虫。除去巴基斯坦告急外,现在蝗虫已经到达印度,印度总理莫迪已经主动向巴基斯坦伸出橄榄枝请求停战,依据印度专家预测,此次蝗灾将导致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而印巴是中国邻国,印巴遭遇蝗灾,蝗虫距离中国也只有近在咫尺。4000亿只蝗虫陈兵边境,中国也需要做好应付方案。
看法点击:少唱人定胜天的高调
“人定胜天”过去是风行一时的豪言壮语。长堤大坝建成了,人工降雨成功了,荒山湖滩变良田,好像真的“人定胜天”了,然而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用无情的铁掌击碎了人类的自信和狂妄。其实,“人定胜天”只不过一个哲学定义,它是说人类生生不已,经过一代代人永无止歇的努力,人类最后是可以认识并学会自然规律的。不解其中的哲学含义,把人定胜天当着战旗到处挥舞,注定会遭受老天的惩罚。
雾都劫难: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很难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城被黑暗的迷雾所笼罩,马路上几乎没车,大家小心翼翼地沿着人行道探索前进。大街上的电灯在烟雾中若明若暗,犹如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直至12月十日,强劲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恐怖烟雾。
当时,伦敦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很多人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此次事件被叫做“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后,英国人开始深思空气污染导致的苦果。此后,英国政府拟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手段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洗空气法案》,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降低煤炭用量;发电厂和重工业被迁到郊区。1968年将来,英国又颁布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类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风韵量的最重要威胁。为此,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手段,来抑制交通污染。包含优先进步公共交通互联网、抑制私车进步等。经过50多年的治理,伦敦终于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城市上空重现蓝天白云。
看法点击: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雨果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妈妈,也是冷漠的屠夫。”伦敦烟雾事件像新冠一样,正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而惩罚的起因却在于人类自己。大家可以无视所有规则,毫无顾忌地的对大自然施暴,但大自然却遵循着固有些规则,对人类进行报复。大地给予所有些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大家那里得到的回赠是这类物质的垃圾。大自然不会欺骗大家,欺骗大家的总是是大家自己。
【考场范文】
忧患意识是一种担当
王献祥
玛雅人创造了辉煌的玛雅文明,竟在一瞬间消失了,他们留下世界末日的预言,叫人类惊恐。根据玛雅历法,地球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四次浩劫已经过去,第五次浩劫将在公元2012年12月22日发生。这一天,太阳将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地球会彻底毁灭。
时间早过了世界末日,太阳照常升起。但大家不必指责玛雅人迷信和荒唐,却完全可能换一个角度来解析他们的预言。与其说他们预言地球会在某一天毁灭,不如说他们担忧地球有一天会毁灭。大家从世界末日的预言里看到了玛雅人强烈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的基本内涵就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坎坷磨难而形成的精神特质和存活智慧。忧患意识,其表在担心,其里在担当,其源在情怀。忧患意识来源于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由于深爱,所以深忧,所以才会有主动的行动。新冠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所以在刚开始接触异常病症时第一时间上报,就是她心灵深处有一根忧患意识的弦,而当地政府刚开始应付疫情之所以较为被动,也在于忧患意识的缺失,假如他们能像张继先一样意识到问题的紧急,准时采取手段,疫情也不会像后来如此紧急。
常言道:“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安危存亡的辩证法里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维、底线思维和前瞻意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心怀忧患,才会有“常回头看看”的历史自觉,才能以史为鉴、面向将来,做到既不忘初心,又不循规蹈矩;才能做到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明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突破,稳妥审慎,从最坏处筹备,向最好处发力。缺失忧患意识,只知歌功颂德,只能在歌舞升平里生活,就非常难站上年代的风口浪尖,去前瞻和洞察前路的风险和挑战。
或许有人会说,活在当下,何必杞人忧天。人世难逢开口笑,天下从来就不太平。不说昨天和前天,单说2019年,先有中美贸易战,再有香港暴乱,然后又是新冠,人祸天灾接踵而至,大家何曾太平过?习主席指出:“大家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历史昭示大家,使命越光荣,目的越宏伟,进步越顺利,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便宜的乐观主义有害无益。
新年代新征途,大家应谨慎防范自满、安逸、懈怠的倾向,居安思危、戒骄戒躁,不断强化担当精神、问题意识和科学预见,修炼“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智慧,维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和自信,这样方能使大家的事业行稳致远。
【点评】文章引用玛雅人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提出忧患意识的话题;然后结合结合新冠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的事迹,对比当地政府刚开始的应付失策,阐释忧患意识的内涵,指出“忧患意识,其表在担心,其里在担当,其源在情怀”;接着引用名言,阐释忧患意识的积极意义,着重指出具备忧患意识才能应付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再结合中美贸易战、香港暴乱、新冠等事件,主动回击质难,批判便宜的乐观主义,指出使命越光荣,目的越宏伟,进步越顺利,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最后再从新年代新征途应有些态度的高度概括忧患意识的意义,结束全文。文章高瞻远瞩,议论深刻,颇具年代感,层次明确,层层深入,逻辑严谨,颇具说服力,是一篇出色的议论文习作。
休做“胜天”的狂徒
庄钟祺
自然,漂亮而又安详,它承载着大家的生命和情感,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永恒的家园。
在四野飘香的花丛中,大家和蝶儿一块嬉戏、欢笑;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大家与小鸟一块追逐、歌唱。清晨,大家迈着轻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雾霭缭绕着、白纱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着花草的芳香, 欣享着阳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大家坐在稻谷飘香的农家小院里,仰看着璀璨的星空,聆听着蝉鸣嘹响,蛙声如潮,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
走进自然,就是走进了鲜花盛开的心之峡谷;感悟自然,就是感受灵魂深处的生命绝响。可是,曾几何时, 大家竟以自然为敌,毫无顾忌地向地球开战,大显人类的威力。
因为森林被大量砍伐,草场遭到紧急破坏,世界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4700多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30%,而且还在以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扩大着。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和焚烧,每年降低4200英亩,按这个速度,到2030年将消失殆尽。地球表面刚开始有67亿公顷森林,到上世纪80年代已降低到26.4亿公顷。丛林降低,使得地球上天天有50—100种生物灭绝。
看着这类触目惊心的数字,大家应当好好深思人类的行为:大家是否犯有杀鸡取卵的错误?大家的进步模式能否保证可持续进步?长堤大坝建成了,人工降雨成功了,荒山湖滩变良田,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好像真的“人定胜天”了。
其实,在自然面前,人类上下翻飞在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而已,好似鲲鹏看待鹪鹩,只不过在蓬蒿之间跳来跳去罢了,是在不该有与老天爷作对的胆量。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历历在目,五天大雾锁城,丧生者达5000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仍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现在正在向世界蔓延的东非蝗灾目不忍睹,仅仅一个蝗虫群就长60公里,宽40公里,这铺天盖地而来的3600亿只蝗虫,正疯狂地吞噬东非的农作物,所到之处,片草不留。而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新冠,已经导致6万多人感人,1千余人死亡,学校不可以开学,工厂不可以复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涂抹的泥巴,它有其自己的法规,大家只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合理借助大自然,让其为人类造福,而不可以将人类我们的意志强加给自然,任意妄为。自然界是互相联系又互相依存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不经意的举动,大概引发不少的不好的后果。面对自然,大家不只要考虑自己行动的目的和动机,还要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权衡得失轻重,小心而为。
鲁迅在《拿来主义》里告诫大家:几百年之后,大家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大家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为了子孙后代,大家不可以竭泽而渔,而是需要树立长远观念,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人争做环保有心人。
【点评】文章先以抒情的笔法讴歌人和地球的关系,然后以一连串的数字,列举人类对地球的掠夺和破坏,进而结合伦敦烟雾事件、东非蝗灾和新冠等天灾,批判人定胜天的思想,阐释遵循规律、合理借助自然的道理,最后引鲁迅的名言,指出为了子孙后代应当树立树立长远观念,保护地球。全文中心突出,内容丰富,层次明确,层层深入,颇有感染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