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能顶住不送孩子去辅导班的父母 才是真的“刚”

   日期:2025-02-02     来源:www.zqg8.com    浏览:361    
文章简介:“这位父母,像你如此的,大家教育不了了,你回家多教育教育你儿子。孩子这空间想象能力得从小培养,晚了可就把孩子耽误了”“这位父母,这才几天没见,你看着可又沧桑了”……以上这类极具社交“杀伤力”、情商要不是约等于0的人都说不出来的话,源于我儿子...

“这位父母,像你如此的,大家教育不了了,你回家多教育教育你儿子。孩子这空间想象能力得从小培养,晚了可就把孩子耽误了”“这位父母,这才几天没见,你看着可又沧桑了”……以上这类极具社交“杀伤力”、情商要不是约等于0的人都说不出来的话,源于我儿子的辅导班老师之口。

作为一名从小到大没跟哪个服过软,小时敢跟老师叫板,长大敢跟老板叉腰的“中年老母”,自从儿子进入婴幼儿园、迈进辅导班,我的风格就愈加“不刚”,怂到自己都有点瞧不起自己。套用言情小说常用句式,在老师面前,我已经“低到尘埃里”。

曾几何时,我也下定决心,决不把辛苦赚来的银子,拱手奉上“造福”辅导班。伴随孩子年龄渐长,慢慢了解,即便你想做非常“刚”的父母,可全世界都会组团来“刚”你,实在是现实不允许,“臣妾办不到啊”。

第一,送孩子去辅导班,重压源于孩子本身。

生闺女的家庭可能还能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生男孩的家庭,一到放假就鸡飞狗跳慌乱一团,全靠爹妈“负重前行”。

不了解目前孩子们的生物钟是如何运行的,小朋友们都是上学时起不来,放假时睡不着。工作日天天7点起床,闹钟都把邻居吵醒了,人家还抱着被子睡得香着呢。很不容易熬到双休日,人家恨不可以不到6点就一个鲤鱼打挺,不把全楼人都吵起来不算完。总结起来,规律就是哀其不争,“怒其不学”。

这如果不送去辅导班,留在家堪比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孩子,你得拿他如何解决?再说了,送娃去辅导班,要钱。不送娃去辅导班,就得你自己辅导,依据父母的经验总结,可能“要命”……

媒体的频繁揭秘,进一步让公众认识到,陪娃这件事是绝对的高危行业。继陪娃写作业“拍出骨折、气到脑梗心梗住院”后,有一位母亲更是身不残志更坚,陪小学的娃写作业顺便考取了教师资格证。

第二,送孩子去辅导班,重压来自不争气的“老爸爸妈妈亲”。

伴随各类社交媒体、短视频类应用的出现,现代人打发空闲时间的App愈加多,可方法却愈加单一。每次陪娃上辅导班,等在门外的我,都会发现,父母无一不是抱着手机,刷得不亦乐乎。

爸爸妈妈把孩子送进了琴棋字画、足篮排球、游泳街舞滑雪编程,各式各样的辅导班,恨不可以培养出十项全能、喜好广泛的“牛娃”,可自己却沦为只能对着手机傻笑的无趣之人。

在家陪孩子的步伐也是夫妻互助,“你陪孩子一会儿,我去刷会儿手机……”过段时间,再来换班。刷手机时的轻松愉悦、不动脑子,与陪娃写作业、研究题目时的绞尽脑汁、全力以赴相比,“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父母自然选择了EASY(简单)模式。

明了解某些兴趣班花费不菲,除去让孩子打发时间,多半起不到什么塑身养性的实质成效,仍然毅然决然地为之埋单,本质和烧钱图清静没什么不同。

其三,送孩子去辅导班,重压来自己家里里的“猪队友”。

这里的“猪队友”可绝不单单指配偶,过去让八零后、九零后父母“头悬梁锥刺股”的祖辈,退休后第三发挥余热,拿起了教育指挥棒。

就以我妈为例,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她,退休后再就业重新上岗,肩负起我家婴幼儿教育的重担。不过,老人家主要负责把担子往我身上压。“你看看人家××阿姨家的小外孙,钢琴都学到几级了,你看看人家××阿姨家的小孙女,外语说得多流利……你看看人家××的父亲,一回家就陪孩子学……再看你们……”

说实话,本来身为“老妈妈”的我,是不如何焦虑的,结果天天被我妈这么碎碎念,整得我都快抑郁了。这一代年轻爸爸妈妈,多数都标准配置习惯念叨“其他人家孩子”的父母。

尽管深知这种比较式教育的可怕性,也想尽力防止这种来自原生家庭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可结果却是,要么“刚”住了老人的念叨,严重干扰了家庭的安定团结,要么和老人“同流合污”,一同把孩子推进了辅导班的大门。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年头,能顶住不送孩子去辅导班的父母,才是真的“刚”。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